【戰疫日記】向陽而生 逐光而行—— 淄博市第一醫院第一批援助周村核酸采集隊、心胸泌尿外科崔鈺
離開醫院的第十七天,我們在這里一切都好!
3月9日,我接到了通知需要來周村支援,我想所有人的心情都跟我一樣,一腔熱血、奮勇向前,都想為這件事情做點什么。我收拾好行囊,整裝待發!終于,10日中午我們出發了,目的地周村區北郊鎮—這應該算是疫情的中心點吧!從沒上過戰場的我心里惴惴不安,生怕自己拖了隊伍的后腿。
同行的隊友有73名,其中黨員同志15名,也正是這次支援,我更深刻的體會到黨員同志的擔當和責任。我的組長張引鋒,每到一處都積極與負責人溝通,了解村里情況,處處為我們著想,我們的工作也在他的帶領下順利完成,第一天僅用六個小時就完成了一千四百余人的采集工作。
凌晨三點、凌晨四點、凌晨五點…我們每天都在看夜里的城市光景,連續幾天的高強度工作,身體上和心理上已經疲憊不堪,但面對規模最大的小區,我們都提振精神,不懼艱難,積極報名。最終還是黨員同志們迎難而上,主動承擔起了這個重任,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他們的行為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們的心,向上的情緒瞬間涌上心頭:這束光真美,驅散了連續幾天的陰霾,照亮了疫情籠罩的北郊鎮。
3月9日,我接到了通知需要來周村支援,我想所有人的心情都跟我一樣,一腔熱血、奮勇向前,都想為這件事情做點什么。我收拾好行囊,整裝待發!終于,10日中午我們出發了,目的地周村區北郊鎮—這應該算是疫情的中心點吧!從沒上過戰場的我心里惴惴不安,生怕自己拖了隊伍的后腿。
同行的隊友有73名,其中黨員同志15名,也正是這次支援,我更深刻的體會到黨員同志的擔當和責任。我的組長張引鋒,每到一處都積極與負責人溝通,了解村里情況,處處為我們著想,我們的工作也在他的帶領下順利完成,第一天僅用六個小時就完成了一千四百余人的采集工作。
凌晨三點、凌晨四點、凌晨五點…我們每天都在看夜里的城市光景,連續幾天的高強度工作,身體上和心理上已經疲憊不堪,但面對規模最大的小區,我們都提振精神,不懼艱難,積極報名。最終還是黨員同志們迎難而上,主動承擔起了這個重任,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他們的行為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們的心,向上的情緒瞬間涌上心頭:這束光真美,驅散了連續幾天的陰霾,照亮了疫情籠罩的北郊鎮。
向陽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陽,何懼滄桑!春暖花開的季節,最美的不再是那些盛開的花朵,是我們臉上被壓的一道道的痕跡!當我們再回首的時候,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