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公司雙探頭單光子計算機斷層儀ECT(infinia)
Infinia是GE公司于2010年推出的一套最先進、全新設計、全新理念、全新臨床應用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統,它采用了最先進的:
☆ 滑環技術
☆ Elite TM探頭技術
☆ 快速顯像技術
☆ 強大的核醫學影像處理技術
Infinia與傳統的雙探頭ECT設備相比,它的功能更先進、臨床應用更廣泛,是核醫學設備發展史上一次全新的革命。
Infinia采用的新技術及其新功能
1、獨一無二的滑環機架:Infinia采用獨有的滑環連續掃描技術改變了傳統SPECT的步進式斷層掃描方式,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由于放射性示蹤劑衰變而導致的斷層圖像質量不佳的問題。在取得高質量圖像同時,極大的縮短了SPECT的采集時間。連續旋轉,操作簡單,減少工作人員受照劑量,避免由電纜損壞造成的停機和維修費用。
2、Elite探頭技術:Infinia采用全數字化的探頭,具有業內最高的探測靈敏度,靈敏度是核醫學圖像最重要的參數,直接決定在同樣的示蹤濃度下能否檢測到病灶,靈敏度越高檢測能力越強。衡量靈敏度的重要指標最大計數率Infinia達到業內最高的460KCPS。靈敏度高也可以節省放射性示蹤劑的使用量,節省成本并提高掃描速度。此外Elite探頭可實時自動進行均勻性、空間線性校正,極大降低了生物半衰期對診斷圖像的影響,使設備時刻處于最佳狀態。
3、最大的探頭視野:Infinia探頭是真正的矩形大視野探頭,它的探頭視野長54cm,寬40cm,采集視野越大,采集的范圍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可使全身掃描提高14℅的采集效率。
4、自由可變角度探頭:Infinia的探頭系統是一種自由變換角度的雙探頭設計,可以有180度、90度、直立180度、水平0度、反向180等多種角度選擇,從而能充分滿足臨床的要求和方便病人檢查。
5、核醫學快速顯像技術Evolution TM:
Infinia采用了快速顯像技術(Evolution TM)。簡單的講就是在保持圖像質量不變的前提下,將SPECT采集顯像速度提高一倍,更短的掃描時間內獲得更高的圖像質量。正是這一技術的應用,使核醫學SPECT開始真正進入到全身斷層時代,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流通量。該技術在濾波反投影法(FBP)和迭代法(如OSEM)的基礎上,考慮了發射源空間分辨率的深度響應,針對不同的圖像選擇不同的參數,綜合考慮了空間分辨率的恢復和噪聲的壓縮,使處理后的SPECT圖像選擇不同的參數,綜合考慮了空間分辨率的恢復和噪聲的壓縮,使處理后的SPECT圖像系統分辨率提高了25℅以上,圖像對比度提高27℅以上,同時保持噪聲沒有明顯放大。
6、最先進的lgniteTM技術和強大的Xeleris3工作站:lgniteTM技術將傳統的需要進行多個操作步驟才能完成的圖像采集和處理工作縮短至三個步驟,明顯加速了傳統ECT顯像的工作流程。而由先進的專業軟、硬件構成的Xeleris3工作站是目前最快的行業標準的工作站,它使得圖像處理速度較傳統的工作站明顯提高。此外,Xeleris3工作站實現了SPECT間無縫連接,即它不僅能與GE公司的SPECT進行連接,而且能與其他公司的SPECT系統或CT、MR系統進行連接。
7、全面的核醫學應用軟件:lnfinia除了具有傳統的各種應用軟件外,還具有專用的心臟處理程序、融合圖像處理應用程序、PET顯像/分析應用程序、神經系統應用程序及無限制用戶化自我設計程序。各種先進的技術的采用和全面的核醫學應用軟件使得lnfinia能夠滿足全方位的臨床需要。
8、無與倫比的集成設計,擁有現場升級可能:核醫學影像的發展是從單一的單光子探測往正電子探測的方向在發展,功能代謝圖像也越來越多的開始與解剖圖像融合,以便給臨床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診斷信息,lnfinia的集成化設計使設備具有極大的升級空間。它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工作需求,升級為SPECT/CT,或經濟型SPECT/CT,以便開展更多的診斷項目造?;颊?,服務臨床。
總之,lnfinia是集多種ECT診斷功能為一體的全新理念的多功能核醫學顯像設備,它的出現必將明顯推動核醫學的發展,改變核醫學圖像的質量,使核醫學圖像更易為臨床醫生接受,從而服務于廣大患者。
SPECY的臨床應用范圍
SPECT原理和臨床應用
SPECT顯像原理:標記有放射性的藥物通過注入血液,或者是口服,吸入等方法進入人體后被相應的靶器官攝取。通過探頭探測放射性示蹤劑的分布來反映靶器官的功能和代謝情況。最后通過計算機系統處理成像。通過對放射性的示蹤,醫生能夠從影像結果得知關于器官的代謝情況。
臨床用途:包括癌癥的診斷:研究心臟疾病、循環系統問題:檢測腎功能以及血管、組織和器官等方面的其它病況,具體臨床應用如下:
1. 腫瘤:目前國內SPECT檢查在腫瘤方面的臨床應用最為廣泛,它可以早期發現原發性和轉移性腫瘤、對腫瘤病灶進行臨床分期,鑒別良惡性腫瘤。由于SPECT是代謝影像,所以它發現腫瘤及轉移灶要比CT等解剖影像要早6個月,對臨床治療及手術有重要意義。它對于治療方案擬定,治療效果監測以及愈后評估有重要意義。
2. 心血管系統:對于冠心病的早期診斷和療效觀測具有重要意義??梢蕴峁┯捎诠跔顒用}狹窄/梗塞所造成的心肌缺血/梗塞的范圍和程度以及心肌細胞的存活情況,為其他影像設備無法取代。心臟傳導異常的診斷,心肌病、心肌炎,周圍血管疾病的鑒別診斷,心功能評價,心血管手術或藥物治療后的療效評價,心臟移植患者的評價,各種無創性影像設備對心血管系統診斷對比表如下:
設備 | 方法 | 顯像方法 | 顯像基礎 | 心臟和呼吸運動控制方法 | 對造影劑的需求 | 技術限制 |
SPECT | 運動和休息相結合對比分析 | 簡單 | 心肌細胞與藥物的特異性結合 | 不需要 | 放射性核素的特異標記性顯像劑 | 無 |
CT | 彈丸注射冠狀動脈造影 | 簡單 | 血流灌注 | 憋氣采用心臟門控技術 | 需要 | 16排或以上的CT才能提供滿意的心臟圖像。由于選擇CT層數不同,對心率有一定要求 |
MR | 彈丸注射冠狀動脈造影 | 復雜,受外界干擾大 | 血流灌注 | 憋氣采用心臟門控技術 | 可以選擇 | 心律不齊會影響圖像質量
|
3.全身骨骼系統:全身骨掃描對于腫瘤的全身骨骼轉移具有獨特的價值,能比普通X光檢查提前6個月發現病灶,而且能一次掃描到全身所有病灶的部位、大小和骨破壞程度等重要信息。用于原因不明骨痛的鑒別診斷,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各種代謝性骨病及關節病的診斷,觀察移植骨的血供及成骨活性,骨髓炎的診斷及其蜂窩組織炎的鑒別,人工關節置換后的隨訪,判定X線檢查難以發現的骨折。隨著腫瘤發病率的提高,以及醫學界對腫瘤防治意識的轉變,SPECT骨掃描已經成為腫瘤患者術后定期復查的必備項目。
4.內分泌系統:用于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皮質功能評定,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鑒別診斷,甲狀腺I-131治療前后甲狀腺攝碘的情況。并用于嗜絡細胞瘤的定位,惡性嗜絡細胞瘤轉移灶的診斷,交感神經節細胞瘤和交感神經母細胞瘤的輔助診斷。
5.泌尿系統:左右分腎的功能狀況,得到腎小球濾過率(GFR)、腎有效血漿流量(ERPF)和腎臟排泄情況等定量參數。腎動脈狹窄,腎血管性高血壓,腎盂腎炎,尿路梗阻,腎實質占位病變的診斷,同時可用來做移植腎監測。
6.神經系統:腦顯像可以發現原發性癲癇灶,即使是在發作間歇期??蔀榘d癇進行定位手術提供明確資料;還可以鑒別腦部腫瘤病灶及術后復發瘢痕組織;并對急性腦梗阻和腦栓塞的早期診斷,病情估計,療效評價等均有較好的臨床價值。
7.消化系統:檢查肝血管瘤的大小、部位、數量,膽道排泄情況,消化道出血的部位等。對肝癌的判斷提供綜合檢查,結合臨床分析,提高診斷符合率。胃腸道出血的診斷等。
8.呼吸系統:急性肺動脈栓塞的診斷、病情觀察及其溶栓治療的監測;慢性梗阻性肺病與肺血管高壓的診斷;肺癌的診斷。是唯一能夠提供分肺功能評估的輔助檢查,對于肺部腫瘤切除術前分流以及術后肺功能預測,指導手術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9.血液和淋巴系統:骨髓活性的評價,骨髓栓塞的診斷,脾臟病變如脾梗死,脾破裂的診斷,自體脾移植后的監測,淋巴管阻塞性疾病的診斷。確定惡性淋巴瘤的病變范圍,以及腫瘤分期,治療方案的選擇,放療計劃范圍的確定和預后的判斷等。
綜上可見,SPECT檢查在臨床上有很廣泛的應用,引進該設備會給醫院帶來更全面的臨床診斷方法,一定會促進帶動相關科室的發展。